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就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进行了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依托必要的物质基础,比如,道路、交通工具、信息传递载体等,这些就是基础设施,是生产力的支撑。中国坚持并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矢志不渝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习多次发表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习很看重基础设施对生产力的支撑作用,强调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格外的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全方面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3年,我国高铁、高速公路分别为4.5万公里、18.4万公里,强力保障了物流高效率。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方面,2023年,我国5G基站达337.7万个,光缆线年底,我国已经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其中35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一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已经普遍的应用于科学技术创新实践,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新基建”加快布局,一张现代化基础设施网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但是着眼于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未来前瞻,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基建”尚需加强。突出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新技术融入不足,融合基础设施应用场景融合不足、创新技术基础设施基础研究不足等。二是传统基础设施尚需进行数字化改造,主要体现在与“新基建”对接不畅,安全和绿色水平不高等。三是协同性和协调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不同设施发展协同不足,跨区域协调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构建“新基建”规划和标准体系。结合我们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适度超前谋划“新基建”的空间布局、目标思路和发展重点,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制定过程中,做好“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统筹衔接工作。科学制定“新基建”标准体系,为后期政府购买服务、吸引社会资金铺垫基础。
二是健全“新基建”融合利用机制。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着“新技术”,切实将5G、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实现业务数字化、技术融合化、数据价值化。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着“新应用”,完善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着“新基础”,依托重大科学装置等,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打通产学研用新通道,切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习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要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能电网的建设力度。提升智慧民生服务的数字化能力,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四是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决定》精确指出,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基础设施建设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对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下一步,要加快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规则,营造平等投资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潜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
五是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习指出,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实现相互连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要深化改革创新,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推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多方协同,搭建高水平区域分工协作体系。采用联席会议形式,解决跨区域基础设施协同问题,下大力气破除“数据茧房”“信息茧房”等阻滞均衡协同发展的问题。探索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不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